新闻资讯

动物疫苗行业:改变在积累,成长在路上

发布时间:2017-12-21 点击数:


      从无到有,动物疫苗行业加速成长


      我国兽用生物制品行业经历了政府采购的“黄金十年”,十年间,销售额增长到2009年的58亿元,年均增速高达22%!此后,市场苗开始崭露头角,并且其渗透率有较大的突破,但整体看市场苗渗透率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随着政策放开及养殖集中度的提高,市场苗将加速接棒强制免疫疫苗,成为驱动行业扩张的主要力量。我国动物疫苗产品种类繁多,但偏于猪苗和禽苗,并且以传统疫苗为为主。预计从2017年开始常规疫苗的改良、新型疫苗的研发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会更加重要,成为企业角逐的主战场。  


      由内及外,行业进入大整合时代 


      回顾兽用生物制品行业的发展历程,过去行业的成长主要依赖于内生力量的驱动,行业在获得高速成长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问题:1)产品同质问题严重,价格竞争成为常态;2)产能过剩严重,行业全病毒疫苗产能利用率不足50%,大量企业依赖强制免疫生存,年销售额仅千万级别,未来这部分产能将会淹没在市场化的洪流中。近几年,特别是2015年开始,国内农化行业整合动作频繁,动物疫苗行业已经进入大整合的时代,2017年行业可能的整合方向:1)落后产能淘汰;2)优秀企业(非上市)强强联合;3)产品、渠道优势互补;4)产业链整合;5)海外扩张。


      从经济到伴侣,宠物疫苗市场迎发展机遇


      近几年来,中国宠物猫犬数量增长迅速,宠物服务等相关产业也如雨后春笋迅速地发展,宠物经济时代已悄然降临。我国宠物市场发展速度很快,2006年以来年均增速达到30%,但是产业发展很不平衡,重产品而轻服务。宠物疫苗在产业链中的占比仅1%左右。但行业规模远不止于此,仅以宠物犬为例,单个产品的静态市场容量便已有22.5~60亿元。当前,国内宠物疫苗市场主要被国外产品占领,宠物疫苗兼具成长与进口替代空间。

      从2017年开始,我们预计会有更多的企业、资本加入到宠物疫苗的开发中。目前,国内上市公司中,中牧股份与瑞普生物已经在进行相关布局。


      从防疫到净化,诊断检测大有可为


      动物疫病诊断监测和疫情预警是动物疫病防控的基础性工作,是控制和根除动物疫病的主要技术手段。对国内大部分动物药品生产厂商而言,动物诊断检测市场的利润不及原有药品市场,并且所需技术相差较大,并未积极切入动物诊断检测领域,大部分厂商仅将诊断检测视为技术平台的延伸应用,行业领军企业主要以外企为主。目前国内诊断检测市场规模仅10亿元左右,但远不止于此,仅以猪伪狂犬为例,该疫病的诊断检测潜在空间便已超过10亿元。未来,随着动保行业净化的推进,诊断检测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动物疫病不仅导致动物大范围减产、生病、甚至死亡,给养殖者带来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近年来更是大量感染人类,威胁人类生命健康。海通证券认为,养殖业持续增长和规模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保障了动物疫苗市场充足的成长空间,看好动物疫苗业未来成长性。动物疫苗属于动物保健品范畴,动物保健品行业是指与动物健康和安全相关产业的总称,主要包括药物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两大类,其中的兽药包括兽用化学药品(简称化药)和兽用生物制品(简称生药),兽用化学药品主要用于治疗动物疾病,而兽用生物制品以免疫和预防为主,主要为动物疫苗。
      2013年国际动物保健品市场规模为230亿美元,市场构成中,化学药品占62%,生物制品占26%,化药约为生药2.4倍。2012年,我国国产兽药市场总规模为401.14亿元,其中化学药品312.26亿元,生物制品88.88亿元,化药约为生药3.5倍。

      未来随着防疫意识的不断提升和市场苗的逐步放开,生物制品将迎来更大的市场空间,2012年动物疫苗市场规模为83.8亿元,2008年以来平均增速19%,以此增速,2014年其市场规模约126亿元。根据测算,其长期市场规模将增至约320亿元,加上外资进入的壁垒较高 (需和国内企业合资建厂),国内生物制药企业仍有充足的成长空间。


      市场化改革推动行业扩容


      政府实行强制免疫疫苗的招标采购虽大幅提升了动物疫苗的市场规模,但也带来诸多问题,如利益寻租加大企业成本、激烈竞争下疫苗价格过低导致品质低下,导致结构性产能过剩等。
      未来,随着市场对产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取消政府招标,放开市场苗销售将是大势所趋,品质提升带来的价格上涨将推动行业扩容。
      随着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的发病数逐年降低,加上市场竞争激烈,目前市场普遍预期2015年的政策将会取消二者的招标采购,而原来的招标补贴部分将转为向养殖户提供直接补贴,质优价高的市场苗空间将充分打开。